康有为写字像“烂草绳”,是因偷学这块碑?网友:学艺不精赖师傅

发布日期:2024-09-24 06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29

康有为的书道历来指摘不一,心爱的东谈主奉若神明,而不心爱的东谈主称这样的字是“烂草绳”,潘伯鹰先生就说:“康字像一根翻腾的烂草绳”,白蕉也点评“康有为字像一条翻腾的烂草绳”“如脱节藤蛇,挣所垂毙”。

“康体”字深受碑学之风影响,他取法于秦汉以来好多名碑,最终熔冶一炉,有了如斯姿态。有学者以为,对康有为影响最大,以致决定“康体”神情的,是一块他险些莫得说起过的石碑,这不错说是他的“不传秘法”,此碑即是《石亭记千秋亭记》。

这是一件摩崖石刻,全名《石亭记千秋亭记并诗》,唐开元十九年(731年)五月刻,撰文者是那时飞鸟县(今四川德阳中江县)主簿赵演,题诗者为铜山县县尉崔文邕,书石者是铜山县主簿郭延瑾。石高50厘米,宽104厘米。

石亭也即是千秋亭,常为古东谈主送别之所,那时此亭修建完成了,成了隔邻两县的一大盛事。是以主簿、县尉纷纷写记文和题诗,完成后书丹并摹刻上石,千百年来一直立正于此地。康有为在见到《石亭记》后极为爱慕,找东谈主全心拓印,拿回家后秘不示东谈主,连弟子们皆守秘,而后潜心摩习。

商承柞就说:“康氏得此拓本后,视为至宝,刻意摹写,并在该刻笔势的基础上,给予进一步的夸张,遂成‘康体’”。其后,此拓本公布于世,章钰还埋怨康有为“小器”,这样好的东西皆不愿拿出来:“近康有为实习此刻而成一脉,乃所著广双楫有卑唐一篇,真欺东谈主也。”

如今石亭和刻石皆已不存,咱们只可通过这些拓片晓悟其风仪。固然完成于唐代,但《石亭记》率意纯真,隶楷统一,古雅拘束,颇有“古意”。藏锋起笔,笔尖入纸后衄挫、按压,酿成钝头,行笔以中锋为主,笔画结实丰腴、书写进程中握住提按,力谈有轻重变化,骨血兼备。

《石亭记》起笔、收笔、升沉处庄重当然,用笔方圆兼备,时而动听,时而圭角外露,楷法上受元氏墓志影响较大。勾挑含蓄,横画实、竖画短而肥,还向外卓著,酿成一种张力。结字以横取势,舒展豁达而带扁势,严谨工整而有几分欹侧。撇画、捺画姿态丰富,捺脚尤其奇崛,颇有敬爱敬爱敬爱敬爱。

这件石刻既有唐代书道之严谨,又有汉魏书道之浑朴,神完气足,称得上经典之作了。康有为能从中接管有意之处并诈欺于书道之中,也看得出他书道造诣之高。有东谈主说“康有为的字丑,皆是因为学了这件作品”,对此也有网友反驳“我方学艺不精,不要总赖师傅没教好。”